光切法显微镜是一种采用光切法原理测量被测工件表面微观平面幅度的精密光学仪器。以下是对其的简单介绍:
一、工作原理
光切法显微镜利用一束光带以倾斜45°角的方向照射在被测表面上,形成工件微观的轮廓图形。这束光带相当于一个光平面与工件表面相截,形成一狭亮光带像。工件表面的微观轮廓图形(波峰和波谷)反射这束光,通过物镜成像在分划板上,从而可以测量出微观轮廓的表面粗糙度。
二、功能特点
1、测量范围广:光切法显微镜的测量范围通常为1.0μm到80μm,适用于多种材料的表面测量,包括金属、纸张、木材和塑料等。
2、非接触式测量:由于采用光切法,测量过程中不会破坏样品表面层,保证了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高精度:通过精细的调焦和测量系统,光切法显微镜能够提供高精度的测量结果,适用于对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4、多功能性:除了测量表面粗糙度外,光切法显微镜还可以测量零件的长度、角度和螺纹等几何量参数,是长度计量检ce中使用较多的一种测试仪器。
三、使用与维护
在使用光切法显微镜时,需要按照规范作业,包括选择适当的物镜、调整焦距、测量表面轮廓等步骤。同时,为了保持仪器的精度和延长使用时间,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如清洁镜头、检查电源和照明系统、校准测量系统等。
综上所述,光切法显微镜是一种功能强大、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材料科学、质量检ce等领域。通过正确使用和维护,它可以为用户提供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助力科研和生产工作。
上一条: 阿贝折射仪:科学探索的得力助手
下一条: 小型工具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特点介绍